電子期刊
|
鹿特丹港: 石化業的全球樞紐及產業集群
鹿特丹港:歐洲最大港 鹿特丹港多年來為歐洲第一大港及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為許多公司在歐洲的首選港口。許多亞洲、日本、中國及印度公司視鹿特丹為其在歐洲的入口,因此許多跨國公司在鹿特丹設置歐洲配銷中心,貨物可輕易從鹿特丹以不同方式運送到歐洲各個角落。船運、鐵路運輸及陸路運輸為將貨物運送至最終目的地最常使用的三種方式,亦有管線連結比利時及德國運送石油產品及化學品。鹿特丹為通往歐洲的門戶。 鹿特丹新港區(MAASVLAKTE 2):邁向進一步的成長 Maasvlakte 2 佔地二千公頃,較現今港口總面積增加兩成。MAASVLAKTE 2 將提供現代化工業用地,地點緊鄰深水區,可停靠最大型的船隻並與腹地有絶佳連結。對仰賴海運的公司來說,極難找到更優異的條件。 產業集群 鹿特丹港及工業園區有逾45家化學公司以及5家煉油廠,形成世界級石油化學集群。此外,本港口亦設有十家以再生能源作為原料的生產公司。所有這些企業因鹿特丹獨特的地點、優越的物流設施(包括港口內部1,500公里長的管線網絡)與大量可用的公共設備而選擇此地,特別是因為鹿特丹具有集群的優勢,透過整個集群可建立綜效作用,許多公司可將原料及半成品提供予區域中的其他公司,一家公司的廢料通常為另一家公司的原料。 在現有石油化學集群優勢的基礎上,以生質為基礎的產業為鹿特丹未來發展方向。我們擴張港口的宗旨為打造一個以生質為基礎的工業集群,此集群可進口如生物質或糖、植物油 (vegoils) 等原料,並透過生質提煉廠將這些原料轉換為乙醇或丁醇這類生質煉塊(bUilding blocks),最終轉換至生質燃料及生質化學品。 專注於安全、效率及環境 鹿特丹港特別注重安全、效率及環境,今日的投資不能使未來世代的生活品質付出代價,因此必須平衡下列三個面向,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 l 生態:有意識地將自然、環境及能源納入考量。 l 經濟:維持並加強鹿特丹港的地位及品質。 l 社會:改善本市及本區的生活品質。 Maasvlakte 2 的規模為新港及工業區的永續發展提供了一個開啟新視野的獨特機會。以未來世代的生活品質為起點,自專案初始即選擇一個全面整合建築、佈局、運作及維護的方法。事實證明環保利益及經濟發展尤其可兼容並蓄,因選擇永續發展的道路將可產生創新及節省成本的解決方法。選擇投資的公司不僅具財務考量,亦將空氣及噪音汙染等環境方面的因素納入考量。 鹿特丹港在國際貿易網絡中扮演的角色 鹿特丹為貨櫃、原油、油品、化學品、生質燃料、大宗農產品及植物油的全球樞紐及交易市場。許多貿易公司因鹿特丹港的累積運輸量而在鹿特丹或周邊成立,藉此與這些貿易流量更貼近。鹿特丹港可提供整合的方式,不僅是為物流樞紐,亦成為有效率整合供應鏈及合併產業的開發地。 與歐洲大陸其他港口相較,對外資企業具有優勢 對外資企業來說,若干重要的優勢為鹿特丹與歐洲腹地及市場相近,並且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可供使用。鹿特丹藉由陸路、鐵路、船運及與德國、比利時及法國重要化學基地連接的管線,有極佳的腹地連接。目前本港口及荷蘭政府正著手進行投資,增加陸路運輸量、改善與德國的鐵路連結、多利用河流進行內陸運輸,以及增加管線的連接地點。 對鹿特丹港更重要的是,我們樂意並能夠投資於基礎設施,進一步增加我們的競爭力。投資金額方面,我們投入30億歐元進行港口擴建,以便提供公司成長空間與投資機會。私營公司於過去五年在鹿特丹港區域投資110億歐元於生產設施、煉油廠、集散站 (terminals)、儲存設施、電力公司及其他各類業務。這一切證明鹿特丹港確實具有吸引力,並能為企業提供良好投資機會的事實。 鹿特丹港及其周邊產業的未來 鹿特丹港未來十到二十年的發展重心在於成為許多產品的全球樞紐,我們並希望能擴大到新型式的貨運,例如生質燃料、化學品及植物油等。其他關鍵要素為藉由效率的改善、創新以及為生物基產業提供更多的機會,進一步強化本港口的工業集群。 |
首頁網站導覽使用條款隱私權政策 | ![]() |